[摘要]
目的 基于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(MIMIC)构建一个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源性休克(CS)患者院内死亡的模型并评价其临床效能。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,纳入MIMIC-Ⅳ中2008—2019年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CS的患者2 090例,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,将所有患者分为非死亡组(1 434例)及死亡组(656例)。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、生命体征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系统评分等数据。通过Lasso回归筛选相关变量,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预测因素,构建院内死亡的列线图预测模型。使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,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(ROC)曲线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(DCA)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。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,末梢血氧饱和度[比值比=0.968,95%置信区间(CI):0.949~0.987,P=0.001]和血白蛋白(比值比=0.764,95%CI:0.626~0.932,P=0.008)为院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;年龄(比值比=1.043,95%CI:1.034~1.051,P<0.001)、女性(比值比=1.304,95%CI:1.052~1.615,P=0.015)、体温<36 ℃(比值比=1.720,95%CI:1.284~2.304,P<0.001)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比值比=1.404,95%CI:1.131~1.744,P=0.002)、血液透析(比值比=2.210,95%CI:1.710~2.856,P<0.001)、血乳酸(比值比=1.149,95%CI:1.100~1.200,P<0.001)、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(比值比=1.113,95%CI:1.080~1.146,P<0.001)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。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CS患者院内死亡的列线图风险模型,ROC曲线下面积为0.766,敏感度为72.6%,特异度为66.9%。内部验证的重抽样校准曲线表明模型理想曲线和实际曲线拟合良好。DCA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净获益。结论 本研究基于MIMIC-Ⅳ,通过年龄、性别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末梢血氧饱和度、体温<36 ℃、血液透析、血白蛋白、血乳酸、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构建了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CS患者的院内死亡列线图预测模型。该模型具有较高区分度、校准度、预测效能以及临床净获益,能帮助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,并优化治疗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