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摘要]
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。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33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。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中医组(180例)和中西医组(158例),中医组以中医综合治疗为主,未采用任何化疗、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;中西医组以化疗为主,配合中医综合治疗。2个月为1个周期,2组均连续治疗2个周期。观察2组在主要临床症状、Karnofsky功能状态(KPS)评分、临床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(PFS)方面的差异。结果 2组性别分布、年龄、发病部位、病理类型、分化程度、分期、转移部位、KPS评分、中医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均P>0.05)。治疗后中医组乏力、纳差、腹胀、腹痛、便秘、便溏发生率均低于中西医组(均P<0.05);中医组KPS评分改善优于中西医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01)。中西医组总有效率高于中医组[84.8%(134/158)比73.3%(132/180)]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中西医组PFS较中医组延长了3个月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Log-rank χ2=4.729,P=0.030)。结论 通过中医综合治疗或中医综合治疗联合化疗均可以提高临床效果、改善临床症状和KPS评分、延长PFS。单纯中医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KPS评分,而中西医联合治疗在延长PFS方面具有优势。